研究投资的四层境界



       第一层

       在这一层,你更关注质化的因素,喜欢唯美唯优的企业。你会以巴菲特的标准去挑选企业,偏好ROE高,护城河看起来深厚的企业。你可能也很懂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,并说起来头头是道。

       在这个阶段,企业对于你更多呈现出一种静态。这种唯美唯优的状态似乎是天生具备的。你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有很大的戒心,因为这个时期的企业有各种显而易见的缺陷。(当然大多数时间你是对的,因为挑选将要成功的公司比已经成功企业要难十倍。)

       这个阶段,你容易将企业质化、内在的优点无限放大,忽视潜在的、甚至是短期的利空。这导致价值陷阱,长期或者短期的价值陷阱。比如11年的苏宁、12年的茅台,更极端还包括07年300块的中国船舶。反而,03年格力、03年的茅台、08年的伊利都是这个阶段的研究者所不喜欢甚至唾弃的企业,只是我们比较善忘而已。 雪球上很多大V和一些价值投资鼓吹者基本都处于这一层次。这个阶段最容易探讨投资理念,简单的价值理念是有号召力的。 停留在这个阶段的投资人不一定意味着投资业绩会比较差。但大多数的投资业绩比较随机,跑赢和跑输市场取决于市场风格。但在中国的这个小盘股高估,蓝筹总体估值低的情况下,这样的投资风格整体也不见得太差。

       第二层

       有了基本的投资理念和对竞争战略的理解,如果你有足够的财务功底、搜集公司信息的能力以及量化分析能力,会进入到第二个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你更关注量化的数据,你有更全面的盈利预测的模型,甚至偶尔还要做DCF估值(尽管没有什么用)。

       公司变得更加数据化,财务报表的钩稽、业务数据、费用预测,与竞争对手的数据对比,公司变成数据的集合。某种程度上公司呈现出无限细节,无数渠道汇总的信息是超负荷、甚至是互相矛盾的。 这个阶段,你对公司盈利预测甚至估值精确到小数点,这种精确给了你虚假的安全感。但在内心深处,你怀疑这些数据的真实性。你的盈利预测和公司历史数据保持线性相关,当一个季度的收入增速低于预期,你会下调接下来的几年的增长速度预期,导致公司估值更快的下降。由于这是市场普遍的做法,你的盈利和估值与市场趋同,当市场悲观的时候你也悲观,市场乐观的时候你也乐观。大体上,大部分卖方分析师,包括很多新财富的分析师,以及公募基金经理们大体处于这个阶段。按照这样理解来做投资,大体上很难战胜同行,因为你对公司的理解就是同行的理解。但由于公募基金总体的信息优势,大体上能够战胜市场和散户,但难以取得稳定的超额收益依然是困难的。

       第三层

       如果有出色的天赋、足够的勤奋,少数人可以到第三个阶段。

       在这个阶段,企业对你呈现出有机体的特征。企业不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模型,尽管数据仍然是她的骨骼;也不是一个模糊的唯美唯优的概念,尽管你对质化因素的理解更加深刻。你能迅速抓住企业的本质,在纷繁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数据中,你能马上意识到哪些数据是至关重要的,并且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。

       你可能仍需要行业的专家给你提供对行业观点,但借着他们、你对企业的理解甚至更深,能够做出更准确和前瞻的预判。你不再需要模型去预测盈利和估值,你在头脑中就完成了预测,尽管是粗略的,但这种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。

       这个阶段,你看到的公司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机体。你可以感知到这个有机体,是强壮还是脆弱,激进还是保守,充满生机还是暮气沉沉。你理解了企业的成长就像小树苗长成大树。很多小树苗最终只是小树苗,但你能意识到什么样的小树更容易长成苍天大树,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。

       能达到这个阶段的投资者,你或许很大程度是同时也是优秀的管理者。

       你理解管理层的价值,他们是公司的灵魂。你了解企业的战略选择本质上各种资源的取舍、潜在收益和风险的平衡,什么时候需要足够进取,什么时候需要稳健保守。

       在这个阶段,你对公司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市场。市场大多时候是对的,但你能等待,等待市场犯错,并在你的赔率占优时下注,通过市场的错误获益。我见过的少数的投资界的大佬们达到了这个境界,尽管仍受到能力圈的限制,但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凭借超越市场的理解能力,能够稳定战胜市场,并且适应各种风格的市场。所以如果你要找到这些投资者,去看看他们最近10年的业绩。

       第四层

       这个阶段,是超级投资者的阶段。你获得了真正的全局观。你不但看到树木,你还看到了整个森林。

       每个企业就像一个小小的像素点,单独看你只能看到红黄蓝的光、但所有的像素点整合在一起,你看到是完整的画面,有意义的画面。在这个阶段,宏观经济不再是一个概念,它具备了微观的意义。你看到各个产业,各个企业不同宏观下,利润的传导变化,景气度的高低循环。

       这个阶段的超级投资者,他们能够胜任超级规模资金的分配,在超级大的规模下,依然能够取得持续超越市场的收益。世界上,可能只有巴菲特这几个人能达到这个水平。